【練乙錚評論】雙重皇民化:香港人身份認同再思考 (海外香港社群論叢之四)
HTML-код
-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: 5 апр 2025
- #bit.ly/3zCLPs5
受難於國安法幾近三年,以十萬計港人漂泊他方。獲得了寄居地的新身份之後,這些香港人的認同不能不隨著變化,是時候從新思考「身份」和「認同」這一對概念。
(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,並不代表本台立場。)
#練乙錚評論
#海外香港社群
#身份認同
#光復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自由亞洲電台 (Radio Free Asia) 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,為言論自由受限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提供完整而免費的新聞報道。致力以多媒體形式發送新聞,成為一個讓大眾獲得可靠消息的平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官網】rfa.org/cantonese
【MeWe】mewe.com/p/自由亞洲粵語rfacantonese
【Instagram】 rfacantonese
【RUclips】 / @rfacantonese
【Facebook 臉書】 cantonese.rfa
【Twitter 推特】 rfacantonese
畫龍點睛❤香港人正在各自從「光復」呢個方向走,成為一個新民族。中西文化匯聚👈🏻 正是香港族群的一個特點
一語道破香港現實環境!練乙細微兼真誠。讚!!
同意✅
香港人不要盲撐 譁眾取寵、一味高調嗌口號、除咗抹黑、人身攻擊同路人就一事無成搞分化梁振英2.0嘅傷人廢佬。呢種人對於香港民主進程肯定係一種阻力!🙇🏼♀️🙇🏼♀️
謝謝🙏🏻主持人良心論述
支持RFA ,財經自由講n 聲如洪鍾💪🏻💪🏻
謝謝你哋詳細資料📃分析及分享
謝謝台前幕後所有團隊工作人員
港式茶餐廳, 是自然慢慢演變成文化, 但不是刻意保留/全成. 歐洲人落户他鄉如美加澳也沒有突顯我有乜乜祖先文化. 既然已飄洋別處打算落地生根好好溶入別人文化圈子無須太刻意. 就如美加澳什至中台, 有香港人光顧就自然有人開店, 各國也亦有不同的港式. 順其自然吧.
👍👍👍加油
👍👍👍
香港人有其獨特語言生活習慣,但論中國文化哲學,能夠對現代社會有深刻影響的,到底還剩下甚麼?若論土地乃屬於生活其上之人民,當香港人被迫離開香港,到海外另覓生活過上兩三代,香港還是屬於那海外港人的嗎?要他們回來重新教導那些新香港人,為他們指點江山,教他們如何造真香港人嗎?這會否又是另一種殖民主義?
Thank you RFA.
Support and thanks
過羅湖關口入中方海關已經再無香港居民分流區,清一式中國公民!
多謝我RFA,練先生
樂不思粵。
係, 咁多年嚟, 儒學使到我哋咁自奴化
😢
內容充實有理,但聲調語氣較為平直,聽來稍嫌沉悶,盼能改善!
高价收U.每日穩定出料1000萬人民幣左右,有實力的車隊或個人對接,有的滴滴
🙏🏻🙏🏻
I am a Hong Konger liv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for 30 years, can help you settle in the United Kingdom
yeah whats my identity. I run to foreign country from hk because of 1977.
要保留及承傳的係 勇敢,正氣,但觀乎以下留言,似乎冇人明你講乜。嘥氣。呢種表達方式香港人係會聽唔明。
香港人身份認 海外香港人
台灣是有實無名的國家. 有自己的passport, 工業, 什至軍隊. 今天還有無刻意去光復前新中國時代, 又有沒有這本是? 留散港人真的可以有食力光復嗎?
客觀D講 香港人嘅文化經歷 應該係「三重皇民化」 英國文化/日本文化/儒家文化/
我在英國,身份是難民。
認同自己是中國人,不再認為自己是香港人。
因為自覺人離鄉賤,逐漸以自己中國人為傲。
因為我是國術教頭,更加重視這中國文化。
五毛你下次帶風向果陣可唔可以換套話術😂段段片都見到你
@@nth5102 咪係, 五毛都係工, 認真d去做好呢份工. 就算收cash, 緊記, 報番income tax. 唔好傳𠄘中國人啲逃避惡習大話連篇
可唔可以改下啲聲音同語氣,好老派同埋好難聽
華夏文化承傳在臺灣,儒家哲學不敵人之惡。請先生勿詆毀儒學,儒學與漢以後利治得失,乃大學問。先生之見,一家之言。
現代世界 儒家是沒競爭力的古老文化,只能依靠學術综援為生。中國人合該反省。一味宣稱中華文化係大學問最終只能成為井蛙一隻。
練生沒有詆毀儒學,而是批判儒教和儒術。你閲讀不小心了。